每個人都和「死亡」有約!死亡是自然、平等的;它也是無常和不可測的,人人最終都會與它碰上,但無人能預知它何時來到。對「死亡」二字,中國人往往忌諱談論,就像一個畏疾忌醫的人,寧願心存不安也不願積極面對,當它驟然而至,已後悔莫及。
為了讓學生培育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本校致力發展各級生命教育課程,多年前更在校外機構的支援下,合力嘗試為五年級學生設計一個符合其程度及具佛學元素的生死教育單元課程。本學年,承蒙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贊助,本校得以開展為期一年的「生死—可怕?盼望!」深化生死教育計劃,讓學生能正面面對及深入探究生死議題,從「死」而思「生」。
此外,在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兩位顧問梁錦超先生和朱慧珍女士的鼓勵下,本校在課程中加強了家長參與元素,讓家長和子女共同探究「生死」,以拓闊課程滲透面。我們共安排了兩場家長講座,分別邀請顧問及社工向家長分享如何與子女談生死和哀傷輔導技巧;又刻意添加了課堂延伸的「親子習作」,提供學生與家人互動的機會:一方面加強了家人溝通和聯繫,另一方面亦讓他們共同製作了一份值得珍惜的人生紀念品。
這計劃透過一套有系統的課程、一系列的體驗及交流活動,冀讓學生摒棄傳統忌諱,正面而認真地去探討「死亡」,接納它是人生的一部分,從而反思生命的意義,活出充實而無悔的人生。